查看原文
其他

高福:袁隆平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最好践行者

来源:《第一财经》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逝世,举国同悲。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科学通报》主编高福对袁隆平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袁隆平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中国和人民的需要选择科研课题!”
高福认为,“谁来养活中国人民” 这个问题一直都被问及,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有限,温饱问题如何解决是最为关键的。“袁隆平先生就是这样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中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一步步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做到了国际、引领了世界科技前沿,用他和团队领先的科学研究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世界所敬仰。”高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1966年2月28日,《科学通报》发表了袁隆平的经典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被认为是杂交水稻的开山巨作。
论文首次写道:“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尤以籼粳杂种更为突出,但因人工杂交制种困难,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利用。显然,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大量生产杂种的制种技术,从晚近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研究趋势和实际成果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作为《科学通报》主编,高福在评价这篇文章时说:“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既可以是人类认知突破的’顶天’之作,从而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引领科学潮流,又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立地’成果。袁隆平先生发表在《科学通报》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可以说是引领了国际科学前沿研究,是写入教科书的传世巨作。”
2016年4月,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发表50周年之际,高福率队赴湖南长沙拜访了袁隆平。高福此行印象深刻,他还记得当时是怀揣着《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让中国的科技期刊与中国的科学一起成长”的使命拜访的袁隆平。
高福回忆称,自己将当时编辑部仅存的一本1966年论文发表的原版刊物递到袁隆平手里。“袁先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当即翻开了论文,并畅聊起了当年的故事。”高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那时袁隆平作为湖南安江农校青年教师,通过对水稻的多年田间观察和试验,发现了具有雄性不育的几株水稻,并发表了论文。
在交谈中,让高福团队惊叹的是,袁隆平对当时发表论文的期刊年卷,以及得到了40元“不菲”稿酬等细节还记忆犹新。
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学者彼得·杜赫提(Peter Doherty)教授在其撰写的《通往诺贝尔奖之路》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见证中国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是一个获奖团队。其实,如果有农业诺贝尔奖的话,恐怕袁隆平先生早就得了。他的杂交水稻工作是超一流的。我至少认为,袁先生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不二人选。”
高福组织了《通往诺贝尔奖之路》一书的翻译工作。他认为,袁隆平的贡献是受到国内国际科学界的共同高度认可的,如果放到历史长河中来看,意义将更为巨大。“像袁隆平、屠呦呦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几十年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而攻坚克难、不断创新,不但引领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更是为社会、为全人类谋了福祉。”高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们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支持我国本土期刊的发展。这在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今天,为年轻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